天氣熱到咁!中醫教你判斷是否中暑

註冊中醫師教你解暑熱小貼士和食療 
文章內容: 凌雅萍註冊中醫師 |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

小兒解暑熱

炎炎夏日,高溫天氣頻繁出現,對於小童來說,由於身體機能發育尚未完善,對高溫天氣的適應能力相對較弱,容易受到熱應激影響,導致體溫調節障礙,甚至出現中暑等問題!這段時間,有不少家長諮詢孩子中暑應該怎麼辦,應如何避暑成了大家所關注的問題。 

《素問·熱論》說:“先夏至日者為病溫,後夏至日者為病暑”,明確了暑邪致病多發生於夏至以後,直到處暑前。

1. 合理調節室內溫度及濕度

在高溫天氣中,家長應該將室內溫度及濕度控制在適宜範圍內,溫度不宜太低,應控制在25-27℃為宜,相對濕度保持在50%左右,可以使用冷氣、風扇或加濕器等設備輔助。但注意不要讓小童直接吹到風口,尤其頭、肩頸及胸腹部,以免引起感冒、腹瀉等問題。另外建議每隔3-4小時後關閉冷氣打開門窗,以增加室內空氣流通。

2. 在外避免活動太長

近日本港日間天氣極端酷熱,平均溫度超過35℃,部分地區更高達38.5℃。要避免小童中暑,關鍵在於儘量不要長時間逗留在室外。若需進行戶外活動,時間不宜太長,應做好防曬,穿著淺色和通爽的衣物,以減少身體吸熱,並方便排汗及散熱,期間要適時補充水分,以防脫水。

如何判斷兒童是否中暑?

➡️身體感覺很熱或體溫上升,但汗少甚至沒有流汗。 
⚠️輕度中暑:頭暈,頭痛,煩躁不安、哭鬧,皮膚及臉發紅、發熱,精神疲乏,食欲不振。 
⚠️⚠️中度中暑:出現多汗、皮膚灼熱、面色蒼白、噁心、嘔吐、乏力等症狀。 
⚠️⚠️⚠️重度中暑:體溫超過38℃甚至超過40℃、煩躁不安,尿量少,皮膚彈性差、脈搏細弱,意識模糊、昏迷等嚴重症狀。

兒童中暑如何處理?

➡️ 降溫:一旦發現小童出現中暑症狀,應儘快轉移到陰涼通風處,迅速進行降溫措施,比如用濕毛巾或冰袋輕輕擦拭額頭、頸部和手腳等部位,以降低體溫; 
➡️ 補充水份:然後同時給小童少量多次飲溫水,以補充體內的水分; 
➡️ 立即求醫:如果症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,應及時就醫,以免有生命危險。 

防暑解暑除了以上的方法,其實家長還可以配合食療,以防暑邪濕邪傷身。在日常的生活中,推薦以下三款食療。

三大推介食療

1️⃣冬瓜薏米水

材料:冬瓜500g、生熟薏米各60g 
做法:生熟薏米洗淨浸水15分鐘;冬瓜洗淨去核削皮切成小粒,皮留下備用;把薏米與冬瓜皮倒入鍋內,中火煲30分鐘;取走冬瓜皮加入冬瓜粒,小中火煲1小時,可加入適量冰糖調味,室溫放涼飲用。每週安排1~2次。 
⭕功能:清熱解暑,健脾和胃。 

2️⃣綠豆飲

材料:綠豆60g、蘆根12g、生甘草3g,陳皮1塊  
做法:將蘆根、甘草、陳皮用紗布包好,加水適量與綠豆同煮1小時。 
⭕功能:清熱解暑,健脾和胃。 

3️⃣香薷飲

材料:香薷10g,厚樸5g,炒白扁豆5g,或加黃糖適量。 
做法:炒白扁豆搗碎,香薷、厚樸剪碎,三者以沸水沖泡代茶飲。每週安排1~2次。 
⭕功效:健脾和中,消暑化濕,解表驅寒 
🈲宜忌:適用於3歲以上孩子辨證服用。

最後都想提醒各位家長,如果發現孩子不適症狀持續數天,甚至相關症狀比較嚴重,那麼家長一定要及時送孩子就醫,以免貽誤病情。 

#小兒解暑熱 #註冊中醫 #消暑飲食 #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